Category Archives: 文章著作

情緒的出路

情緒的出路 – 由認識自己開始

今天美玲(化名)來到輔導室,年青漂亮的她,穿著喜愛的淺藍色裇衫,深信這色調能表現友善,並會為自己帶來更多友誼。記得她曾表示淺藍色衣服就像在人與人之間放置了一片玻璃,有既相隔又看透的感覺,可增進彼此的安全感。她臉上掛上已預備的笑容,態度有禮,手裡拿著兩杯水,把其中一杯給輔導員。她連聲為改期約見道歉,即使輔導員表示不介意,她仍想清楚再解釋一遍今次提早面談的原因,說話的速度有點急,內心焦慮,怕輔導員不了解她的情況。

放鬆自己 連接感覺

為了幫助美玲放鬆一點,輔導員請她舒舒服服的坐下來,安靜片刻,感受著梳化給自己的承托。美玲開始與內心的感覺連接,她用好奇和接納的態度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未幾,她發現內心有幾個部份:

焦急 – 想趕快做點事情解決問題
內疚 – 批評自己做得未夠好
害怕 – 擔心別人不明白自己而引起誤會
其他 – 不知名且混亂的感覺

在輔導員的同行下,美玲放膽讓內在的不同情緒展開一場對話。

焦急:「快點! 趕快把事情解釋一遍,不然輔導員會生氣的。」
內疚:「是我的錯,我不該打亂輔導員的時間表。」
焦急:「自責也沒用,不如快快給她端上一杯水,希望她感受到我的誠意。」
內疚:「我真無用,我沒有能力把時間安排得好。」
害怕:「恐怕輔導員覺得我太麻煩,不肯聽我的解釋。」
焦急:「趁輔導員還未責備我之前,我趕快再說清楚,希望她明白我。」
內疚:「沒用的,怎樣講也是我理虧。」

自我發現 深入探索

經過情緒角色的對話後,她發現內心的矛盾,明白自己很想與人有和諧關係,但責備自己做得不夠好,就心急想做點事情補救,可是,帶著這麼重的內疚心,她無法對準別人的真正需要。結果,她整天為這人效勞,或為那人服務,卻未得到預期的欣賞和肯定,更遑論可增進友誼。

美玲覺察到這份內疚自小就跟著她,使她很痛苦。她希望在這方面認識自己多一點,尋找情緒的出路。輔導員試用一些相片咭作為探索工具,幫助她了解自我。美玲從幾拾張相片中挑選了一張自己喜歡的。她從畫面中看見一雙祈禱的手,她用心靈與畫面連接,心裡浮現了外婆慈祥的臉孔,她想起外婆替她祈禱的情境。她把相片轉動,直至找到一個熟識的角度。她發現自己小時候常坐在外婆左邊,與對方聊天。昔日外婆的愛與關懷,此刻如甘露一樣澆灌在她的心田。她被觸動,眼睛發紅,眼淚不停地落下。

在輔導員的同行下,她心中塵封了的情緒盒子慢慢被打開,她開始接觸裡面的哀傷和內疚。她訴說外婆去世的經過,認為自己失去了世上最愛錫她的人,同時痛恨自己沒有好好盡孝道,沒有給外婆幸福的日子。歎息現在再沒機會對外婆做點甚麼,以報親恩。想到這裡,她的焦急情緒浮現,只因做不到甚麼,而更難過和內疚。輔導員用聆聽和同理心支持美玲,令她在哀傷中不覺得孤單。

輔導同行 整理心情
輔導員握著美玲的手,模擬外婆與她祈禱的情境,請美玲專注內在的經驗,感受著這種被關懷的感覺。美玲想起外婆在家族裡被輕看,且從沒有受過合理的待遇,一生勞勞碌碌,晚年時專責照顧美玲。可是當時自己年紀小,沒能力好好供養她,因此感覺對她很虧欠,現在想報答對方也沒機會了。美玲在悲痛中緊緊的與輔導員的手相握……。

美玲只想到外婆一直在祝福她,相反自己沒有做過甚麼去祝福對方,因而一直內疚,思想在鑽牛角尖,情緒找不到出路。其後,在與輔導員的對談裡,美玲內疚的心得到釋放,她發現單憑她的存在已能給予外婆祝福。外婆在家中的地位看似卑微,可是,專責照顧孫女的任務能使她在家族裡變得重要和有價值。究竟是外婆祝福了美玲?還是美玲在祝福外婆呢?正如輔導員和美玲的手相握一樣,已經分不開誰做在誰身上了。

詹玉冰
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
同心輔導室

強化親子.輕鬆學習

每逢週六和週日,不少的家長忙於帶孩子到各處參加興趣班,有畫班、舞蹈班、音樂班、語文班,甚至是各類運動課程等。商廈大堂都擠滿了排隊輪候升降機的人群,其中當然有父母帶著孩子,也有女傭帶著小主人,更有些照顧者帶著三五成群的孩子們。我看見小朋友都整裝待發,有的揹著背包;有的穿上舞衣;還有的拿著樂器,預備學習新的事物。相信在課餘參加興趣活動已經成了大多數孩子的生活常規,而在週六、日把商廈大堂擠滿亦是見慣不怪了。

  有一次,在我前面排隊的一群孩子中,我發現一個看似讀小學一年級的女孩,她扭動著身體,咀唇緊緊閉合,似乎正在鬧情緒。同行的照顧者對她説:「叫你阿媽唔好比你學咁多嘢啦,又學跳舞;又學琴;又學畫畫;又學羽毛球,你唔鍾意就同你阿媽講。」那女孩把身體扭動得更厲害,咀合得更扁,腳用力向地面踎,喉嚨發出微弱的聲音。似乎她想用身體去表達焦慮和不安,祈望有人明白她的感受和需要,好去滿足和安慰她。可惜身旁的照顧者沒有進入她的內心世界,更沒有鼓勵她用言語發表意見,可能只認為她在「發脾氣」或「扭計」,所以沒有理會她。女孩得不到照顧者的關注,唯有用手去搶身旁男孩手上的汽水,然後用力在吸管上啜。男孩說:「喂,唔好飲咁多呀!」那女孩卻沒有理會他,只管繼續飲汽水,男孩的樣子很不快。真可惜!如果有人能夠明白那女孩內心的感受,又能及時安慰她的話,這場衝突是可以避免的。究竟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減輕焦慮得以愉快地學習呢?

親子學業 相輔相成
一位擁有6歲女兒的母親從以下的經驗得到了反思。一天,她走進了一間理髮店剪髮,她和一位相熟的理髮師閒聊,話題自然落在子女身上。母親開始高談闊論,說如何栽培女兒成材;嚴格地管教她;給她最好的教育,包括讀名校和學習各樣課餘興趣和活動等,希望她能出人頭地,找到理想的工作。反之,理髲師則講論他如何趁太太不在家時和8歲的兒子做太太討厭的事情,例如: 放下書本和功課看電視,吃薯片和打遊戲機等等。他總希望透過這些活動起革命,讓兒子從太太的嚴苛管教下鬆一鬆,從壓迫中得到喘息。一輪談論過後,二人都靜了下來,意識到發生了甚麼事,心裡似有所領悟。

後來,這位母親對我說,她一直與女兒的關係惡劣,時常在學業上與女兒發生衝突,她也未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一時罵她一個狗血淋頭﹔一時來個喋喋不休﹔也試過恨恨地打她一頓,不料令孩子感到焦慮及無自信,甚至懷疑自己能力,自覺做樣樣事情都無法勝任,結果表現退縮,學業成績一直未如理想。她與理髮師的對話令她反思到:究竟學業重要還是親子關係重要呢? 起初,她感到兩難,她頭腦上知道親子關係重要,但是當看見別的家長催谷孩子的學業時,她又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怕自己的女兒落後於他人,心中有親子和學業兩股力在拉扯。最後,她經過理性分析,認為先要攪好親子關係,再談學業問題才是上策。

事實上,這位母親不用煩惱,因為親子關係和孩子學業是相輔相成的,當母女關係建立了安全感,孩子感覺被接納;被愛和被肯定,自然減輕焦慮;增加自信;輕鬆學習;發揮潛能,得到較好的學習成果。同樣,從學業成果所得到的成功感、喜樂和滿足亦可強化親子關係。因此,親子和學業可以互相配合,共存和彼此促進的。

遊戲接觸皆妙法
「遊戲」可以是親子的最佳互動方式,既可調節家長和子女的情緒,又可增進感情。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31條,「兒童有權享有休息和閒暇,從事與兒童年齡相宜的遊戲和娛樂活動…」。休息和玩耍可平衡孩子努力讀書的緊張情緒。那麼,怎樣「玩」呢? 只要「好玩、有趣、孩子有參與、自發、無組織的、且不受成人指示所束縛的」都是有益的。例如家長帶孩子到沙灘一起堆沙,不用在旁邊指指點點,讓孩子主導,發揮其創意,輕鬆愉快無拘無束地「玩」。

還有家長在遊戲過程,可自發地與孩子有身體接觸,增加被愛,信任和親密度。從身心反應而論,當兩個人在愛中手拖手、對望、擁抱、親吻或共舞時,大腦便分泌出愛情素(Love Potion),學名是催產素(Oxytocin),研究認為愛情素能減輕焦慮和抑鬱,又能增加被愛,信任和親密感。

天下父母無不愛錫自己的子女,會把最好的獻給他們,讓他們能健康成長,擁有美好將來。要達成理想,最直接簡單的方法就是盡早建立親子關係,父母和子女一起輕鬆愉快地學習,在愛中成長。

詹玉冰
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
同心輔導室

每天進步一點點

「我在梯子上爬,其上有許多人,我努力地越過了他們,終於達到了梯子的盡頭。可是,當我停下來稍作休息時,梯子突然又延長了,其上出現了許多同我一樣奮力向上爬的人。我不甘落後,繼續努力向上爬。不幸地,同樣的情況重複發生,每當我到達頂峰,梯子總會延長,而我總是落後於人……。」偉明(化名)一臉無奈,向輔導員憶述他近年經常做的一個夢。

偉明剛考完DSE文憑試,正在等放榜。他個子高大,瘦弱而臉色帶點蒼白。他說最近常腸胃不適。他先後看過幾位醫生,都查不出身體有甚麼毛病,最後醫生提議他來接受輔導。輔導員觀察到偉明不時用手搔頸項,而上半身則輕輕地靠著沙發扶手。原來偉明長期被濕疹折磨,影響了睡眠,精神不振。雖然他沒有提及心情,但從他的身體狀況,可以估計偉明平時的壓力過重,情緒焦慮,以致吃不好,睡不寧。

偉明的爸爸是工程師,媽媽是主婦,哥哥成績卓越,在外國讀醫科。爸媽恐怕偉明的壓力太大,所以對他的前途採取開放態度,提供了幾個可行方案任他選擇,以減輕他的焦慮。可是,偉明仍悶悶不樂,常躲在房間裡温習,甚至主動退出了學校的籃球隊,專心應付考試。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好比一面鏡,可以反映人在現實中的思維和慾望。雖然輔導員未可詮釋夢境,但偉明卻從中有許多自我的發現。原來他一直把自己的能力與哥哥及朋輩相比。雖然他的成績已不錯,但他總覺得比不上人。他越覺得落後於人,就越鞭策自己,以致常焦慮不安,影響了身體健康。情況就好像爬一把不斷延長的梯子,永遠達不到終點,這是多麼辛苦啊!

社會心理學家Leon Festinger (1954)認為每個人生來就傾向與人比較(social comparision),目的是評估和確認自己的實力。若某人與較自己強的人相比,他便可透過檢討和改進,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可是,若長期處於這種自我鞭策而無法放鬆的狀態,結果便會弄巧成拙。因此,家長可以幫助子女明白個人的獨特性,接納自己的限制;鼓勵他們只與「昨天的我」比較,試用正確和樂觀的心態看自己,欣賞自己每天的一點點進步便可。試想世上最優秀和健康的運動員也只是和自己創下的記錄相比的!

詹玉冰
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
同心輔導室

再婚不再分

「執子之手,與子皆老。」是許多夫婦起初的心願,但當婚姻由於種種原因而出現困難時,越來越多的夫婦最終選擇了離婚收場。近年香港離婚率高升,造就了許多再婚的機會。然而,不論初婚或再婚,相信結婚者的心願始終不變,總希望與配偶白頭到老,一起走畢人生的旅程。

按香港統計處2016年的有關報告顯示,離婚的數目由1981年的2,062宗升至2015年的20,075宗。由於再婚的主要原因是喪偶或離婚,所以大幅上升的離婚數目也影響了相應的再婚數目。女性的再婚數字由1996年的3,487宗升至2015年的11,992宗;男性的再婚數字也由1996年的3,616宗升至2015年的13,463宗。因此,再婚或重組家庭已經成為社會的新現象,同時為夫婦和家庭關係引進了新的挑戰。

根據外國一些研究指出,多數人會認為已婚者比獨身和離婚者的壽命較長,而已婚者比單身、孤寡和同居者更快樂。難怪再婚者都對再婚關係抱著期望,想過愉快的婚姻生活。可惜,這並不是必然的。由於離婚者經歷了一段破碎的關係,帶著傷痛進入另一段關係,常會對新配偶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最終難以適應再婚生活。情況就像一個病人未得醫治或未休養好,他免強上班工作,結果他仍是生病,未能把工作做好。此外,再婚者大多認為自己已經體驗過婚姻,知道怎樣可以避免當中的麻煩事,所以決定在再婚的關係裡,盡可能避免衝突。例如,以前是以彼此指責的溝通模式相處,現在以討好對待對方。誰知這樣會把二人相處的問題(如習慣和個性的差異等)淡化而失去磨合的機會,結果關係也會出問題。

阿強和阿美(都是化名)即將再婚成為夫婦,他們來到輔導室接受婚前輔導。阿強為人誠實可靠,是一名會計員。他在以往的婚姻裡常被前妻輕看,認為他懦弱,沒男子氣概,並做事猶豫不決,沒有主見。二人常因小事衝突,前妻認為大家性格不合,提出離婚。阿強曾極力挽救,不惜討好和認錯,務求前妻回心轉意。不料越去遷就,對方就越覺得他懦弱,二人關係最終破裂。阿強在這段婚姻裡經歷了傷痛,自此,他深信唯有避免衝突,才能保障夫婦關係。而阿美則是一名護士,她為人單純和有愛心。她和青梅竹馬的表哥結婚,婚後移民外國,可是當面對著新的環境和挑戰,二人的關係開始產生變化,彼此埋怨和指責,阿美發覺在丈夫身上失去了安全感,認為對方不是值得終身托負的對象,最後與丈夫離婚,回流香港。阿強和阿美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二人很投契,阿強愛阿美善解人意,是個傾訴的對象。阿美則欣賞阿強的誠實穩重,認為他是個可靠的人。在輔導室裡,輔導員觀察到阿強處處遷就阿美,而阿美則十分依賴阿強,表面上二人是絕配,但似乎已經為將來長久的婚姻關係預示了危機 : 當二人婚後面對著每天各樣的生活挑戰時,阿美的長期依賴將造成阿強的壓力,而阿強的慣性遷就只會不斷強化阿美的依賴行為,結果夫婦在婚姻裡跳著非常艱難的舞步。然而,慶幸二人沒有自己的孩子,不然要處理繼父母與繼子女的關係,問題會變得更複雜。輔導員和他們探討了幾個重要的問題:

  1. 「導致前一段婚姻失敗的問題是甚麼?」
  2. 「在過往婚姻裡,對自己有甚麼認識,需負上甚麼責任?」
  3. 「你認為配偶對你有否不設實際的期望?是甚麼?」
  4. 「你希望現在的婚姻和之前的婚姻有甚麼不同的地方?」

阿美坦然承認她因為太依賴前夫為她解決移民及適應新生活的各樣問題,令對方感到受不了,結果二人因衝突而分開。她發現自己對阿強也抱著同樣的期望,希望阿強處處為她切想,照顧周到,讓她感覺到阿強的愛。她認為自己要為婚姻關係負責任,嘗試調整這不切實際的期望,並留意欣賞阿強其他愛她的表現: 例如愛的言語及優質陪伴時間等。另一方面,阿強也發現他盲目的遷就行為是導致前一段婚姻失敗的主要因素。他覺察到避免衝突只會把問題越積越大,並開始明白「衝突不等如問題,未解決的衝突才是問題。」的道理。他明白到要鞏固婚姻關係,坦誠地說出感受和提出建議,彼此在愛中探討問題解決的可能方案,接納問題未必可以立即得到解決,彼此尊重及欣賞才能令夫婦有力量在艱難中一起繼續前行。

因此,對再婚人士來說,以上都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幫助他們自我發現,檢討自己在婚姻關係的盲點,了解和承認自己的責任,以免重蹈覆轍。重新檢視彼此的期望,並且展望現在婚姻的可能性和新選擇。本著彼此尊重的精神,在婚姻裡不斷學習和調整溝通的模式,「再婚,不再分」便不難實現了。

詹玉冰
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
同心輔導室

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B11303032016AN16B0100.pdf

以畫為鏡-與抑鬱者同行

面對幽暗情緒,如何自處?
我有一位朋友,給她化名「阿儀」。她約30歲,已經結婚了。她每逢春天,細雨紛紛的早上,便會悶悶不樂,呆坐沙發大半天。她聽著街上的車聲,想像人們上班的情況,她會想:「我真糟糕!我真無用!我不能像他們一樣。我的病不會好轉了,我甚麼都做不到,我還拖累了丈夫,我真無用!」想著、想著……便會不自覺地哭起來。她年前椎間盤移位,因而要長期卧床休養,又受盡疼痛的折磨,令她情緒低落。那時候,正值春雨綿綿的季節。從此,每當春天,昔日的痛苦和抑鬱情緒便來襲擊她,引發一連串的負面思想。

容易陷入抑鬱情緒的人,思想比較悲觀,遇到困難時,只會向壞處看,認為自己無論多麼努力,也無法應付和解決問題。他們低估自己的能力,同時又高估問題的難度,誤以為自己控制不到局面;結果經常沮喪、失望,多採取逃避和放棄的態度。阿儀真是無用嗎?她甚麼都做不到嗎?她真是拖累了丈夫?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她打理家務井井有條,廚藝超卓,深受丈夫讚許。

有抑鬱情緒的人只要懂得把眼光轉移,看到自己手中的「半杯水」,用心去感受自己所擁有的,心情就自然可以化悲為喜。此外,他們也習慣了為過去的事憂傷,和為將來的事擔心,總未能活在當下,享受此時此刻的環境。

阿儀為昔日的痛苦嘆息,又為以後的日子擔憂,卻沒有意識到當下的抑鬱情緒已靜悄悄地把她拉進負面思想的旋渦裡。然而,若她能安靜下來,細察自己當下的狀態,檢視這些情緒和思想對當下身處環境是否恰當時,她便可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駕馭情緒。

「轉移眼光,化悲為喜,活在當下,駕馭情緒。」是面對幽暗情緒的自處方法。

與情緒困擾朋友同行的秘訣
當我們發現家人或朋友被情緒困擾,悶悶不樂,需要別人同行時,我們都會伸出援手,希望能憑著愛,挽著他/她的手,一起走過情感的幽谷。與人同行是一件美事,然而除了心中有愛,我們也要留意以下的事情,好讓與對方交流互動時更順暢,情感表達更適切,讓對方更自然地接收到關懷與鼓勵。

 我們的心理狀態:同行者好比一枝助人前行的拐杖。若拐杖堅固,才能發揮其功用。若拐杖過於脆弱,不但容易折斷,而且可能會弄傷受助者。當我們要幫助情緒受困者時,自己的心理健康極其重要。因為受助者的情緒傾向負面,很容易影響了我們,使我們情緒低落。特別當長期扶助對方而未看見轉變時,我們可能會出現壓力和自我催迫,令對方受壓。

 以團隊形式協助:不宜扮演獨行俠,把自己放在單打獨鬥的困境。建議以團隊的方式與有需要的人同行,三幾個朋友或教會團契幾位組員一起關懷同伴。既能分擔任務,減輕個別的擔子;又能讓受助者體驗各方的支援,感受到自己並不孤單,非獨力面對問題。

 尊重、接納、愛:正在被情緒困擾的人,很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接納。我們若能在愛裡尊重他的獨特性,接納他的軟弱,同理他的感受,細心聆聽他的苦情,既不給予批評又不急於提供意見的話,漸漸地,當他得到足夠的滋養,便會有能力慢慢在跌倒的地方站起來。

 鼓勵重投有規律的生活:定時的作息、合宜的飲食、適量的運動和娛樂、正常的社交和家庭關係等有規律的生活,對情緒受困擾的人來說,都是很有幫助的;可在這些事上多鼓勵他們持續進行。

 一同學習:如情況許可,可考慮介紹情緒受困者參與一些專門處理情緒的工作坊和治療小組,以擴大他們的社會支援,讓他們可以與同路人同行,發揮互助精神,彼此鼓勵,一起前行。另外,也有特別為家人和照顧者而設的小組,讓人可以學習怎樣與情緒受困者同行,彼此分享可行的方法和心得。

 尋求專業幫助:如發現受助者的情況嚴重,情緒不易受控,甚至可能引發危機,如自殘或傷人等,請勿掉以輕心!應考慮盡快轉介給專業人士,尋求幫助。

詹玉冰
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
同心輔導室

夫婦.愛的團隊

夫婦是愛的團隊
相信令父母感到欣慰的事,莫過於看到子女和睦相處,互相扶持,同心孝順。有些家庭真的能做到,這多是來自父母有好榜樣,父母以身作則,教導子女如何彼此善待,家庭洋溢著互助互愛的氣氛。就算偶爾起了紛爭,因著感情有良好基礎,戰火很快便停熄。當大家冷靜下來,想一想,對彼此的觀點和需要更加了解,反而更加相愛。可惜,若夫婦平日已在婚姻中累積了不滿,雖則表面能保持和諧,相方努力在子女面前避免口角,但內心難免在暗湧中掙扎,夫婦在關係上的張力,會為家庭添上一片緊張的氣氛。這樣,夫婦成了子女的壞榜樣,二人未能真誠相愛,莫想子女可以從他們學會彼此和睦相處。

安全感的重要
夫婦可以是愛的團隊,以建立真正和諧相愛的家庭,這團隊最重要的元素是安全感。在安全信任的關係裡,夫婦自然可以向對方,坦誠地表露自己的感覺和想法,互相了解,改善現況,計劃未來。有一對夫婦,為著子女的管教,來到輔導室求助,太太說到在教養上的艱難,悲從中來,哭成淚人,丈夫沈默地坐在一旁,太太突然停下來,收起淚水,指著丈夫說:「回去你一定取笑我。」丈夫回答:「我不會的。」太太說:「會,你必定會,你上次…。」

「怕」有礙心靈互通
以上述的夫婦為例,太太不敢在丈夫面前表露她脆弱的一面,害怕對方會取笑自己。同時丈夫看見太太極度傷心,竟然不敢作出反應。可以想像在這對夫婦之間失去了應有的安全感,大家都怕被拒絕、怕被否定、怕被批評、怕被縑棄……,總之就是「怕」。這個「怕」阻礙了他們在心靈上的互通,他們平日的對話只能停留在事務上,例如: 為孩子報甚麼課外活動?今天誰人可以接送子女?…等等。彼此的關係未能進深到愛和親密的層面,這個夫婦團隊因為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和親密度,最終難於建立幸福快樂的家庭。

恩慈是妙法
對人對己有接納和包容,是淨化心靈和化解張力的妙法。若夫婦能啟動內在的恩慈心,接納和包容自己的不足,同時像器皿一樣,盛載對方的有限,夫婦團隊的安全感便能慢慢建立。父母以身作則,在子女面前自然地作出好父母愛的榜樣,這身教方式尤勝過千言萬語。

詹玉冰
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
同心輔導室

小孩子也會哀傷嗎

記得曾有一位家長驚訝地問道:「小孩子也會哀傷嗎?」會的,孩子雖小,也會哀傷。人類舆生俱來就有各種情感,當經歷失去時,便自然地感到某程度的哀傷。可惜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即使失去了心愛的竉物或親人,也不會哀傷。其實,當時家長自己在傷心,是無力覺察到幼童也在傷心的,更遑論去協助幼童疏導情绪。

在遊戲治療室內,一個6歲的男孩子一邊玩玩具,一邊向輔導員傾訴心事,他用沉重的語氣分享自己的外祖父最近因病入住了醫院,他也留意到外祖母的白頭髮增多了。他想起自己兩歲的時候,外祖母曾幫他照顧一隻小貓,那時小貓每晚都睡在他旁邊,彼此關係十分親密。想及至此,他畫了一幅圖畫,畫裡有一間屋,屋前有小花園,園内是空無一人,只得小貓站在大門前,大門和所有窗都是緊閉的。他向輔導員說,年前小貓因病逝世了,牠現在天堂裡……。另有一次,男孩遲來了,原來他在家裡觀看有關貓的資訊節目而不願出門。他記得以前家裡有個畫上了貓圖案的氣球,那時候,他也是一樣不想外出的,他形容自己對小貓是「不死心」的。

6歲幼童未能用言語直接表達內心的哀傷,不自覺地在遊戲的輕鬆氣氛下透露心底話,內容不乏如生老病死及對逝世寵物的懷念。輔導員用同理心承托著孩子,說出他對小貓的不捨之情,和他想和小貓一起的內心渴求。家長可以做些甚麼呢?若家長留意到幼童有不安的情緒,便需要協助他們疏導情緒。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處理方法不盡相同。以這個小男孩為例,父母送了一個小貓毛公仔給孩子,孩子興高采烈地抱著它,心靈得到安慰,哀傷情緒漸漸得到釋放。

哀傷和悲傷的意思一樣,《情緒字典》作者黃瑩瑩認為,悲傷包括了悲痛和傷心,它比難過更深層次、更痛苦和更持久。悲傷與失去有關,例如失去關係、親人離世、友情不再、失去理想……等,所帶來的悲傷心情會維持一段時間。因此,愛錫子女的父母都不要掉以輕心,須知孩子和大人一樣,都會有傷心、難過及悲痛的情感,只是他們未懂用言語清楚地表達出來而已。

詹玉冰
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
同心輔導室

《以畫為鏡──把情緒畫給神》詹序

這是一本自我發現的記錄畫冊。

看著《以畫為鏡──把情緒畫給神》的圖文,如同走進了作者的身心靈醫治歷程。我發現從單色針筆到彩色啫哩筆的採用,從簡單壓縮式的平面圖案到自由開放的立體圖像,從個人內心的探索到人際動力的追求,從孤獨無助且恐懼憤怒的情緒到與神同行且自由釋放的心態,全都標誌著作者生命的轉化。這轉化相信是作者在困難中,願意透過藝術創作,放下自我防衛,啟動內在生命力以抓緊神的手,步步跟隨的結果。

作者在書中真誠開放地分享她深層的內在經驗,讓我們明白人在情緒困擾中依然有出路。作者因童年創傷,一直以理性壓倒感性的方法自我防衛,令負面情緒抑壓在心底深處,無法釋放。最後近乎抑鬱,藝術治療卻幫助她走出了困局。

在兒童的腦部發展過程裡,圖像比言語的形成早得多,所以當人遇到早期的童年創傷時,大腦的語言區可能還未發展得完全,以致未能用言語表達創傷的經驗,而創傷遺留的記憶就大多傾向圖像而不是言語,這種情況有可能會延續至年長階段。藝術治療幫助創傷受害者安全地用視覺層面深入探索創傷經驗,令他/她可以用非言語和較不直接的方式與內在的痛苦對話,這有助創傷事件的圖像得以轉化。本書作者既有神的同行,又有輔導員和教會群體的支持,所以她能在安全的環境裡放下自我防衛,拆下圍牆,打破固有以理性壓倒感性的習慣,盡情地在畫紙上表達情感,啟發了新的選擇和可能性,不單令生命得以成長,就連畫畫的風格也突破了。

在藝術治療歷程的最後階段,作者分享:「最令我高興的是,轉化令我終於知道真正的喜樂為何物」。作者憑著信心仰望神,在恩典之中,進行了藝術治療,用美麗的圖像表達內心幽暗的部分,令困難轉化為希望。最後,她嘗到「喜樂」果子的滋味。這令我想起聖經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17:22,和合本聖經)。盼望讀者們也能分享這種喜樂,得著神的賜福!

詹玉冰
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
同心輔導室

親親自閉兒

父母是訓練自閉兒的最佳導師,他們以愛建立安全信任的親子關係,若能學會一些訓練方法,必能在生活裡促進孩子的心智發展。我最近帶領了一個自閉兒的訓練工作坊,體驗了親子互動的效果。

自閉兒在社交、語言和行為等三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足。由於父母每天都和自己的自閉兒相處,他們知道孩子的學習能力,明白用甚麼方式會令孩子更有效地學習。在工作坊的一次課後檢討裡,我謙卑地聽取意見,自閉兒的父母建議用實物代替圖片和把行直線改為走彎路等。我發現他們的坦誠分享對課程幫助很大,當我按孩子實際的能力把活動稍作調整後,他們和孩子都增加了成功感,不但促進了親子關係,更有助孩子的學習。

對著情緒不穩定的孩子,家長有時急於要令他順服,就說出了威嚇的話,家長不以為焉,認為這是最快和最直接的方法。 然而,我發現一個常被言語威嚇的孩子在自由玩耍的時候,屢次拿著玩具車互撞,這或多或少反映了在現實中的親子矛盾。自閉兒未能用言語充分表達內心的感受,故此在生活裡受到的壓力和挑戰,只能借助玩具來宣洩。其實,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這可以是家長幫助他們學習的良機,家長可試用情緒字辭幫孩子說出其內心感受以作安慰。孩子在當下經驗著情緒,又聽到相關的情緒字辭,且得著父母的安慰,豈不會提升對自己情緒的認識和覺察嗎?

一位自閉兒母親道出了多年來的辛酸,丈夫和家人都放棄了孩子,對他不聞不問,認為他沒有希望了,唯獨她不放棄,多年來竭盡全力照顧和教導孩子。在有限的社會支援下,她自創了一個好方法,就是每帶孩子到一個地方都用手機拍下過程,回家和他一起檢視並向他講解過程,結果孩子在6歲時終於開口講話了,一家人高興不已,爸爸對他刮目相看,開始關注孩子了。真的不要輕看孩子的潛能,這孩子在今次工作坊裡學會的竟立即用在生活情景中。在一次參與活動後,孩子和媽媽搭巴士回家,在巴士上,他不小心踢到身旁的伯伯,竟主動向他道歉 :「對唔住!」,並把手上的活動單張送給對方說 :「交比你。」這些對話都是在社交訓練裡學到的,他能類化到現實生活裡,並適當地運用出來。

父母愛錫子女,因為他們是自己的骨肉,這是一份血濃於水的親情。這份溫馨的親子關係對自閉兒來說,好像肥沃的土壤,培育他們成為一棵棵可愛的幼苗。

詹玉冰
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
同心輔導室